一个水处理工程师的“自白”
雷利民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按照惯例,每年春节我们一家子都会回到甘肃老家,陪同父母一起过年。整个假期算上来回路途也就十天左右。但受疫情影响,今年这个假期过得有点不同寻常,我这个每年只能回一次“娘家”的游子在村里整整呆了一个月,也陪了父母整整一个月,这不平常的一个月,很多久违的感受油然而生。
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保持着很规律的作息习惯。早起第一件事就是为厨屋里的大水缸填满水。小儿子起初很好奇的问我,你为什么不用自来水呢?咱家里不是有自来水吗?在自己家里每天也都是用自来水呀?
孩子的天真且平常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们村从2015年开始,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下,村里人这辈子第一次拥有了自来水这个稀罕的平常物。因为在此之前,人们都是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还记得小的时候,我跟着家里的长辈们每周都要拉着架子车和铁皮汽油桶,走很远的山路,爬过好几道山坡沟壑,去黄河接水。一汽油桶的水足够填满家里的三口水缸,而这三口水缸可以维持一个家庭将近一周的生活用水。
生活在干旱山区的人都熟知“水窖”这东西。由于极度缺水,人们吃水、用水几乎全靠人工蓄积有限的雨水和雪水,他们在地下挖的蓄积雨水雪水的容器就叫“水窖”。由于山里人没有足够的钱对水窖内部进行混凝土硬化,天上的雨水用不了多久就渗漏掉,所以吃水难成为干旱山区人们一辈子的心病,要祈祷老天的赏赐,才有水喝。
不知是不是因为童年的这些经历,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跟水有关的行业,成为一名水处理工程师,这个角色从大学毕业一直干到了现在,整整15年了。我也从当初一个水处理菜鸟成为别人眼中的水处理顾问、专家。在从业这么多年以来,我走过很多地方,让我感受到内蒙古的辽阔,山海关的雄伟,陕西的古典,山东的好客,河南的深沉。这么多年下来,我收获了无数的客户,我们也成为了朋友和伙伴。如今,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深爱着我的工作,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情怀吧!
工作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我始终坚信一个理念,就是作为水处理工程师,不仅要带给客户,给工厂提供最合适的水处理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你给他能带来的特殊价值,这种价值和服务体验是非常稀有的,不是谁都能提供的,背后需要长期的努力学习和经验积累。这样,客户才能真正的从内心信任你,并支持你的工作,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实现双赢,甚至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记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我的潜在客户。该客户是国内一家知名的食品企业,在全国各地分布有十来家生产工厂。起初认识他,是在河南分厂,客户现场有一套很小的燃气锅炉和反渗透装置;因客户并无水处理人员储备,同时现场又有迫切的水处理需求,客户现场化学品年使用费用不高,我们承诺客户生产期间每月免费提供现场水质检测及技术服务……在客户的种种疑虑和纠结中,我们签订了第一次的合作协议。
一年以后,工厂采购经理跟我见面聊天时感慨道,贵公司对于客户的负责态度和服务理念真的很让人敬佩,我们每年购买贵司的产品数量寥寥,但是贵司并没有因为我们是小客户而有所区别对待,并且你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我公司现场使用部门的高度认可……真的很难得!后来,我受到了该企业其他兄弟工厂的邀请,收获了更多的水处理业务机会。
基于此,我联想到我近期阅读过的一本出自美国卓越领导力大师史蒂芬 M. R. 柯维的一本书《信任的速度》,信任是一种力量,这个往往被忽视、被低估,但却“足以改变一切的力量”。
水处理这个行业有百年历史,但还在不停的向前发展,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机会、新发现、新技术、新解决方案,使这个行业一直在紧跟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于自己而言,有太多新的知识需要学习,新的经验需要积累,脚步也不能停下来。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一条有使命感的道路,让自己每天一点一滴的工作,有益于这个社会,有益于我们的国家。我相信坚持初心,方得始终,并为此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