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ver_image

浅谈工业水处理市场的现状及破局(下)

原创 刘荣辉

浅谈工业水处理市场的

现状及破局

前言

文章比较长,我们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探讨了行业的历史背景、发展变迁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引出客户需求与供应商角色的演变;中篇深层剖析了供给与需求的定义,并引入细分市场和容忍度的概念,对交付和客户期望的差异进行了探讨;下篇讨论了不同细分市场中,合理利润与预算的供需关系,并提出长期可持续的解决策略。

浅谈工业水处理市场的 现状及破局(下)

不同期望值的定义

基于上面的分类,基本期望是显性的,很容易定义,上面谈到的offering的最左侧产品,以及引领性指标 (leading KPI) 属于基本期望。价格关联期望在有些场景是显性的,可以定义衡量,在有些场景又是隐性的,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对于该内容的理解和承诺是不一致的,滞后性指标 (lagging KPI) 在大部分场景中属于价格关联期望。超值满足期望是模糊期望,offering的最右侧的绩效价值通常是超值满足期望。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上面的讨论和描述模型化,通过一个二维图来展示,横坐标为不同的细分市场,纵坐标是客户与供应商的供给和需求,如下图所示。

客户期望图解

供需关系中的合理交付与预算

我们把绿色线以上与横竖两条蓝色线组成的区域称为“合理利润交付区”,将红色线以上与横竖两条蓝色线组成的区域称为“合理预算期望区”,绿色线和红色线所构成的区域是“交付期望差异区”,即供应商在能接受的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所交付的产品及服务,与客户在预算的限制下所抱有的期望值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越大,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配合度越低,双方的不满意度也越高。

供给与期望值差异分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横坐标两端的差异小,中间差异大,即容忍度高和容忍度低的细分市场,交付和期望差异小,容忍度中间的细分市场,交付和期望差异最大。如果深度解释一下,对于容忍度高的客户,期望值就是标准化的产品,供给和需求都是显性的,供应商提供定义清晰的标准化产品,买卖双方的责任是非常清楚的;对于容忍度低的客户,客户要求高,期望值也高,但期望值仍然是显性的,定义好的,因此支持该期望值和要求的预算是合理的,供应商能进入该细分市场的门槛高,需要具备提供不同客户价值的能力,因此从产品,到引领性指标,到滞后性指标,再到绩效改进价值,也都定义很清晰,也是显性的,因此交付与期望之间的差异也不大;

中间容忍度客户的难题

但是对于容忍度中间的客户,要求和期望值(对于生产管理人员)不一定低,但因为多种原因,所做的预算(采购部门主导)不一定能满足所有期望,所以此时很多的期望变成模糊的(对于公司整体,各部门之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充分沟通),或是隐性期望(通常对于生产管理人员),此时供应商在满足预期利润的基础上,是无法满足客户的价格关联期望的,因此交付期望差异最大,这个差异给供应商和客户都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能力好的供应商左右为难,一方面希望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他们真正需要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价格为主导的比价决策流程,最后的结果是要么不中标,或者中了标,交付的价值大打折扣,客户在合作过程中也没有得到预期的价值,无法实现双赢和良性循环。

调和差异的尝试与挑战

面对这种局面,应该如何应对呢?为了调和差异,供应商将绿色线降低,尽可能满足客户期望,但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是非线性的,因此可能不是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客户来讲,有了痛苦的不满意的合作经历之后,会总结调整决策流程,但大多数的客户会试图将红色线升高,结果是采取价格招标等手段,价格在决策中的权重继续提高,最后发现无法买到“行业”中的“标准”产品服务。因此这样的调和策略,无论对于供应商还是客户,都是伤害性的,是不可持续的方案。

寻找长期合理的调和策略

客户期望管理与动态适应

要找到长期、合理的调和策略,就需要供应商和客户都各自找到破局的思路。对于客户来讲, 要将期望值调整到所属“容忍度”细分市场应该有的期望值,并相应合理规划预算。当然市场本身是动态变化的,宏观的趋势变化也会改变客户所属行业的“容忍度”,比如制造业的升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客户对于水处理价值的认知提升,供应商中的价值提供者的持续客户教育等等,这些主动或被动的变化都会改变客户在细分市场中的定位,定位变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值也必然相应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客户会看重水处理为自身所创造的价值,因此能够改变决策的评价体系,安排合理的预算,将价格驱动逐渐以合适的方式向价值驱动转移,在供应商里面选择对于自身最合适的价值创造者。

供应商的挑战与策略调整

对于供应商,当下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艰难的活着,当然也有些公司或在转型,或已退出市场。在水处理这个大的市场门类下,又有不同的细分市场,虽然都是水处理,但各个细分市场除了和水打交道这个共性外,其他维度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属性;在工业水处理这个细分市场下,各个不同的二级细分市场也是差异性很大,如果按照我们定义的“容忍度”这个维度来看,每个二级细分市场的玩家也都有不同的策略,过去这二三十年一直如此,客户在细分市场的定位会因为上一段所提到的原因在变化,但供应商自身变化的并不多,因为每家公司的创始团队基因不同,客户资源不同,SWOT定位不同,所以转型的难度不小,更现实的做法是在自身擅长的细分市场中做好做强,并根据自身基因的特点向相关细分市场做延伸,以扩大服务的领域,这样通过业务延伸做大做强的公司倒是有一些。

不同“容忍度”细分市场的策略,个性化路径

对于“容忍度”高的细分市场, 客户对于标准产品的需求是明确的,如何优化产品成本是关键,生产规模化带来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这两年有几家供应商陆续扩大生产规模,应该都是基于这个策略,但市场容量已趋于饱和, 更大的供给量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小,需要把产能开足,产量做上去,摊销工厂的固定成本,但这样可能又会掀起在这个细分领域更进一步的价格竞争。

对于“容忍度”低的细分市场,客户的要求和期望值高,价值供应商的服务成本是非常高的,如何优化服务成本就成为了关键问题。在这个领域,优化服务成本可能不是简单的降低成本,因为这样会使服务价值打折扣,得不偿失,在不降低价值服务的前提下,通过技术进步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对于位于中间 “容忍度”的细分市场,是目前gap最大的,同时也是未来可能变化最大的,不断创新是解决供需双方痛点的出路。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模式,创新的营销模式,都是值得尝试的道路。

综上所述,通过自我精进,用合理的"最经济"的offering满足所属"容忍度"细分市场客户的合理期望水平是出路,每家企业的基因不同,特质不同,资源不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选取的路径也一定不同。

展望未来

用智慧获得合理利润,来满足客户的合理期望,是长久的解决之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期待与同行们一同面对挑战,不断推动我们的行业向着更加可持续和富有创新的方向发展。通过共同努力,我相信我们可以超越现有的限制,开启工业水处理行业的新纪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