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水处理的方法论 - 论“循诺全维优化法”
原创 刘荣辉
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好,一定要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法才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好的套路,可以事半功倍。
在这里,让我们聊聊工业水处理行业的“套路”及发展。
这个话题要先从销售说起,以前曾经听行业的前辈说过,在所有行业的销售中,水处理销售的难度排第二,第一是卖保险的。不管这个说法是调侃,还是有一定道理,都说明了一个问题, 水处理的销售很难做。水处理的销售属于典型的顾问式的销售(Professional sales,与 Commercial sales 相对应),需要从客户的痛点出发,通过技术和经验解决客户痛点,也就实现了成交,客户有投资回报(ROI),销售拿到订单。根据销售水平的不同, 通常用下面的方式来分级。
最下面是初级选手,就是只能卖产品;其次是中级选手,能够建立客户信任,是客户的货源之一;再向上是高级选手,能够帮助客户解决痛点,和客户的合作关系自然更紧密;最高段位是可信任的高级顾问,客户有问题第一个想到你,你推荐的方案是不二之选。
过去的二十年间,大部分的水处理公司都是徘徊在初级和中级之间,销售化学品,目标客户群体主要是不太看重水处理价值的客户,游戏规则大多数是最低价中标,因为信息不对称,具有典型的柠檬理论的“二手车市场”的特点,劣币驱除良币,为了拿到项目,把价格血拼到底,品质和客户价值无从谈起,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下,想寻求突破提高销售段位,基本没有可能。
那个时候的高级选手和超级sales基本都在大的跨国公司,从入职就会被价值销售(value selling)所洗脑,一轮轮培训,在重视价值的细分市场中不断实践,顾问式销售的技能炉火纯青。在我本人工作了将近二十年的纳尔科公司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当时总结了一套方法,称之为MOC大法,每个销售工程师把这套思路已经深深的刻在了骨子里。
所谓“MOC”,简单说就是虽然我们主营水处理化学品,但我们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是全面的去分析,这里面包括Mechanical,即设备方面的问题,也包括Operational,即操作方面的问题,当然也包括Chemical,即化学品问题。不是像初级销售那样只能讲讲Chemical,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给你做全面体检,来找到病根,并药到病除。
总结起来,“MOC”主要用在几个场景中,最多的是解决问题,即“Trouble shooting”,占到50%以上;其次是最佳实践的总结,即“Best practice”,有30%;还有就是方案建议,即“Proposed solution”,大概20%。这个方法论非常有效,遇到这几个场景,现场工程师就会从这几点下手,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深刻剖析,经验老道的工程师可以快速画出一张鱼骨图,把客户说的心服口服,点头称是,这样的高手不是“解决问题者”,就是“可以信任的顾问”,有了他们在身边,系统的健康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得了小病也要不了命,放心。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制造业过去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客户对于水处理的理解也在不断提升,认知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两年,循诺的工程师在拜访客户时,慢慢的发现,谈的最多的话题不再是“Trouble shooting”,客户管理水平提升后,trouble已经没有那么多了(至少在很多行业里这是事实),而 话题更多的转向了水系统 优化等问题, 例如如何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否有减量或回用机会,或是全厂水平衡的优化等等。再从MOC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发现维度不够了,方向也不准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有一套新的方法论来指导水处理的工作,解决客户的业务挑战,并带来更高层面的投资回报。
老的方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找到新的方法的渴望越来越迫切,不断的碰到新的问题,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深入思考,最终我们找到了一套新的方法论,-- “全维优化法”。
一个维度是从基础的化学品到先进的数字化,另一个维度从紧急的修复方案到重要的系统进化方案, 通过两个维度要素的组合思考,更加容易全方位的入手,深度分析客户的挑战和痛点,并找出对症方案的方法。
从“鱼骨图”到“九宫格”的转变,使思路既包含了当下最先进的“数字化”思维,也符合“双碳”大的时代背景下的客户诉求;既保留了工业水处理百年发展的精华,又利用了当今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来更高效的解决老的和新的问题;既保留了客户视角,也引入了水处理最前沿的技术。
下面我们来分别解释说明每个象限的概念。
0 1
“R-D”象限,如今的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现场的设备实现“数据孪生”,发生任何的紧急问题,通过数字化的平台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根本原因,并快速对症的解决问题。过去两年,循诺的“蓝水云诺”平台在这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此处插播一条广告),问题在早期得到预判,防止了严重事故的发生。(公众号文章《 “蓝水云诺”智能平台有效避免一起系统紧急停车事故》)。
0 2
”R - P“象限,在考虑修复性问题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客户的生产工艺流程(Production Process),也不能忽略了日常的各种操作流程(Operation Process),这往往是出问题的大概率点。
0 3
“R - C”象限,修复性问题中,化学品的使用是否得当,就回到最基础的思考了,缓释阻垢剂用量是否合适,杀菌剂选型是否有问题,各化学品之间协同或兼容的问题等等。
0 4
“P - D”象限,是通过数字化的视角提供预防性的解决方案。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数字化平台绝对是最好的医生,可以治未病。
0 5
“P - P”象限,如果数字化平台是名医,这个应该是“养生”,通过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的优化,预防问题的发生,这点做不好,再好的化学品也是无用的。
06
“P - C”象限,通过最优化的化学品配方以及最合理的投加方式,防止问题发生,这是“保健药”,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经常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最合适的(Best-Fit)才是首选。
0 7
“E - D”象限,这个适用于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很多行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系统的进化升级,立竿见影。
0 8
“E - P”象限,双碳的大环境下,说到水处理升级,离不开3R,Reduce-Reuse-Recycle,即减量-再利用-循环利用,通过全厂水平衡的优化,结合客户的生产工艺特点,选择性价比最合理的3R解决方案。
0 9
“E - C”象限,如今在国家环保政策不断收紧的大背景下,固废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公众号文章《 “左右为难”,水处理化学品包装物处理的两难现状》),大多数客户现场药剂也需要无磷等等,还要提升效果,创新的化学品必不可少。“塔立安-Solidphree”(再插播一条广告)可以很好的解决客户痛点,把挑战变成了系统优化的机会,实现了大逆转。(公众号文章《 Solidphree发明人童银银博士访谈》)
创造客户价值,持续创造客户价值,持续最大化创造客户价值,是我们水处理人一生的修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方法,再去修身,离目标就越来越近了。
以上观点尚待修正完善,希望各位同业者给予指正。
END